把好扶贫攻坚“精准”脉象
发布时间: 2017-06-16 08:32 来源: 求是网
  扶贫攻坚关键在于用精准的思维来谋划,“有的放矢、有力放矢、有效放矢”,既要精准识别,准确到户到人,又要谋思决断,苦干实干、巧干会干,扶起精气神,把好“精准”脉象,从根本上解决扶贫工作底子不清、情况不明、指向不准、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变“大水漫灌”为定向“喷灌”、定点“滴灌”、精确“输灌”,切中精准脱贫的要害处,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贫困信息力求精准,数据真实可信。真扶贫就要沉下身子,心系贫困群众,逐一调查摸底,搞好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哪些人属于贫困人口,贫困到什么程度,产生贫困的原因何在?调查基础资料要具体到户、具体到人、具体到细节,对这些详实情况逐一登记在册,建档立卡,建立系统科学的大数据扶贫云档案库,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务实管用的扶贫措施提供最精准、最可靠的参考依据,使好钢用到刀刃上,解决根本问题,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如果贫困原因搞不清楚、贫困程度弄不明白、贫困关节要点捏拿不准,那扶贫工作就会毫无头绪。因此在遍访贫困户的过程中,要做到身到、心到、行到,准确了解掌握贫困户的真实情况,要按照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五看家中有没有人卧病在床的“五看法”,分类识别贫困类型和贫困程度;结合贫困户的各自实际,看清找准贫困特征、深入分析致贫原因、找出贫困关节点,有的放矢开展帮扶工作,才能使扶贫扶到点子上,扶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扶贫施策对象要精准,措施要对位。对扶贫对象制定的帮扶措施是否适宜得当,直接决定着扶贫效果。须对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深入的原因查找和分析,因户施策,力求管用。要改变以往“填鸭式”的“输血”方式,多与贫困群众交流沟通,了解其所想所盼所愿,出主意、想办法,通过换“思想”、送“点子”、通“关节”,进而解“症结”。帮助贫困群众理清发展思路,积极为贫困户寻找门路,协调、争取扶贫资金,送技术、出点子、传信息、解难题、办实事,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致力脱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点突出“一户一法、一户一业”脱贫机制,采取不同帮扶措施进行帮扶,做到脱贫计划到户、项目安排到户、产业培育到户、效益落实到户,提高帮扶精准度。对有脱贫能力的贫困户,抓好政策扶持,增加资源投入,加强技能培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思想意识陈旧,缺乏摆脱贫困能力的贫困户,要引导其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信心,通过苦干实干脱贫致富;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两无”人员,采取保障性政策兜底的方式予以解决。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不同层面的帮扶,真正做到因户、因人而异的精准化,防止齐步走、一刀切的做法,确保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全面提升,贫困面貌得到彻底改善。

  实效是检验的标尺。脱贫工作做得好不好、贫困群众有没有脱贫,不能自说自话,要让群众自己来评价,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空喊口号、盲目蛮干不行,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也不行,搞数据游戏,用假数字代替真脱贫更不行。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在实字上用劲,在苦干、硬干上下真功夫,用实实在在的实绩,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作者单位:贵州省黄平县第四纪工委综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