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战中感悟制度自信
发布时间: 2017-06-14 09:10 来源: 求是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笔者从在基层工作的朋友那里得知,当前,扶贫工作已然成为各级基层党组织的头等大事,每个党组织都有任务分解表,每位基层干部都分到了任务,考核也层层细化,有目标、有时间节点。各种力量和资源都被调动起来,表明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从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战中,管中窥豹,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优势。纵然有部分基层干部反映扶贫工作中表格多、检查多,基层干部疲于应付,甚至有的人发出“愿天堂不再有表格”的感叹,但这些具体工作中出现的局部问题,和整个扶贫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无法相比。因为有了我们的制度优势,才有了脱贫攻坚战的顺利推进。

  脱贫攻坚战体现出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说: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面对事关党的事业全局的大事,我们充分利用自身的制度优势,集中全社会的资源,动员全党上下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专题研究讨论扶贫工作,并亲自前往贫困地区调研,深入贫困户家中。就像汶川地震救灾、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要工作一样,面对大事难事,我们的制度优势总能得到充分体现,总能攻坚克难。这正是西方羡慕我们的地方,我们有理由展示我们的制度自信,更有理由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

  脱贫攻坚战体现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我们党赢得群众信任、巩固执政基础,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扶贫工作的目的是帮助群众脱离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党的自身建设来说,更是一项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践行群众路线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干部必须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亲身参与扶贫工作,走出办公室,了解基层群众的想法,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困难,听取意见建议,这是我们党保持同群众血肉联系的最有效的方法。

  脱贫攻坚战体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扶贫举措实不实,扶贫工作有没有成效,群众心中有杆秤。扶贫工作考验的是我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当前,无数基层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用各种方法,整合各种资源,帮助贫困户解决家庭生活困难。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对于那些把扶贫工作变成“填表工作”的现象,不仅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也得不到基层党员干部的支持。扶贫工作倒逼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出实招、求实效,才能让群众满意。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