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芦子关
发布时间: 2017-07-26 10:35 来源:

  《塞芦子》

  (唐)杜甫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

  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

  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

  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

  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

  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这首诗歌是杜甫当年因“安史之乱”背井离乡,路过芦子关时写下的。

  芦子关,也称芦关和芦关岭,位于靖边县天赐湾便民服务中心城河村与安塞县接壤之处,芦子关北控河套,南制延州,东扼绥州,西抵灵武。芦子关主峰大墩山、小墩山海拔均约一千七百米以上,其四周崖高险阻,东西两边崖立如门,深迎开阔,形似葫芦,故称芦子关。秦汉以后一直是兵家必争的边塞重地。

  宋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在诗中写道:“周水犹传檄,芦关未撤烽。”

  芦关,就是指这座在历史上著名的古塞芦子关。

  

  史载,战国末年诸国战争激烈,匈奴贵族乘机占据阴山和河套的广大地区,芦子关成了边防要塞。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蒙恬曾统兵30万屯驻在这一带,北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长城,在此镇守十余年。汉初名将李广做上都太守时,曾驰骋芦关内外,驱逐匈奴。唐长庆四年(公元825年),朔方节度使李佑,在芦子关一带造五城,成为抵御外敌的重镇。宋淳化五年(公元995年),金明镇史李继曾在此地修筑砦城,声名远播。北宋名将范仲淹在延州(今延安)时,在芦子关大破西夏来犯。杜甫、司马光和范仲淹等历史名人赋予了芦子关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安塞民谣有:“芦子关,芦子关,风萧萧兮延水寒,安得猛士守北蕃……”

  《安塞县志》里关于芦子关有这样一首诗歌(作者不详):“芦关居要塞,北连沙漠边,阴山横其背,积雪冈峦颠,骑驴寻梅者,推敲访名贤。鸿爪留印迹,坐寒月夜毡。”

  “骑驴寻梅者”指的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

  天宝十四年(公元75年)七月暴发了震惊唐王朝的“安史之乱”。时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杜甫,携子挈妇,开始了逃亡的生涯。765年5月,杜甫从陕西蒲城县出发,风餐露宿一路艰辛,来到延安州羌村(今富县)落户。为的是去甘肃灵武寻找肃宗。杜甫从羌村出发北上,经石门,过徐寨,上万花山,沿川到达延安七里铺。途中经过芦子关,不幸被叛军虏擒,押解到长安。九个月后,公元757年4月,诗人终于冒着生命危险,从小路穿越两军对峙的防线,投奔风翔,被肃宗任为左拾遗,后因谏遭贬,再度回延安州羌村探亲。
杜甫的这段乱世经历,在后来的一系列诗歌中都有独到的反映。他在一首《彭衙行(郃阳县西北有彭衙城)》中,对当年在芦子关一带的逃亡经历和遭遇作了详尽的描写,说:

  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
  参差谷鸟吟,不见游子还。
  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

  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
  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

  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

  有时经契阔,竟日数里间。

  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

  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

  少留周家洼,欲出芦子关。
  故人有孙宰,高义薄曾云。

  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

  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

  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

  众雏烂熳睡,唤起沾盘餐。

  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

  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欢。

  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

  别来岁月周,胡羯仍构患。

  何当有翅翎,飞去堕尔前。

  芦子关不仅形势险要,而且风光独特。有文章记载,芦关风光,最以雪景而闻名。芦子关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最美丽的塞北雪景。

  远远望去,依稀可见山峁上的旧时城垣。

  靖边县政府于2006年6月在芦子关口立了一块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上书:“芦子关遗址”。正是:雄关今何在,遗址勒石碑。风烟尽散去,往事可问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