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靖边农耕民俗文化
发布时间: 2017-07-12 08:38 来源: 榆林日报

总有人对这些古色古香的物品充满了好奇。


自得其乐的博物馆主人刘名山。


  充满亘古气息的博物馆一角。


  茶余饭后,不时会有住在附近的老年人前来光顾。

  “一道道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回眸二十世纪陕北的土地,记忆中那绵远悠长的歌声似乎还在余音绕梁经久不绝,时光却已经悄然来到了新中国。
推开靖边县农耕民俗博物馆的木门,室外的光线立刻铺满了这个不足90平方米的老旧房间,几排整齐的老式木桌上,2000多件灯具、农具、计量工具等上世纪的生产生活用品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安静地散发着亘古的气息,就像主人刚刚还在,又像历史被全部缩影。

  流光的指尖慵懒地抚摸着这些被上个世纪留下的痕迹,呢喃地倾诉着一个年代的车水马龙。一切似乎仍在继续,一切却已变成永恒。

  一个人、一座城、一段历史

  老旧的房屋、老式的木桌、老式的物品,这是靖边县农耕民俗博物馆给人的第一印象。房间外面是生生不息的现代文明,房间里面却俨然一座承载着历史气息的“民俗文化城堡”。如果不是经过介绍,你无法想象这样一项细心而宏大的工程,是一个50多岁的普通人由一己之力打造而成。从2011年至2014年,靖边人刘名山花费了大半辈子积攒下来的20多万元积蓄,一个人踏遍陕西、宁夏、内蒙古3省区的40多个村庄,购买收集了14类2000多件农耕民俗物品,并把它们一一搬运回家,认真陈列,只为让后人感受那经久不息的农耕文化。

  在这其中,有封建社会时期喻示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三寸金莲裹脚鞋,有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集体大生产中用的广播,有民国之前代表农村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家用捻线工具,有改革开放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陕北农村依旧使用的石磨、石碾、煤油灯,有陕北娃娃放羊时穿的羊皮外套和毡鞋,有当时农村人拉车搬物的大轱辘铆钉拉拉车,甚至还有散发着浓浓旧时代年味的红色剪纸灯笼。

  源远流长的农耕民俗文化席卷了一个世纪的人们的青春年华,然而历史渐远,斗转星移,许多曾经在那个年代贵如珍宝的衣物器皿终究被沉淀在时间的角落,渐渐失传。

  作为一名行走在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边缘的普通人,无数的黄昏与日出,刘名山都会在闲暇时间穿行在这座回忆的城,悉心地打理这属于一个世纪的青涩记忆。

  “办一个民俗文化博物馆,让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精神永远发光,让农耕民俗文化代代传承。”刘名山这样说。

  虽然农村的生活日益进步,但他认为那些早年的平常物品承载了一个时代农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梦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与其丢了,不如收集起来给孩子们看。

  说行动就行动。他不会开车,便坐班车或者徒步,深入村户去收集这些旧物品。六月酷暑难耐,汗水淋漓泥土满脸,他都要坚持一户一户地走访,生怕有价值的东西被错过。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麻烦,有的老乡本来想要扔弃的东西,一听说他要买,立刻漫天要价,一个旧饭碗跟他卖100元;有的老乡卖成了又反悔了,嫌太便宜,让他加价;有的老乡虽然有这些旧物品,但是不愿轻易转卖,有一次为了收一部手摇电话机,他先后与主人进行4次交涉,请了无数人说情,最后引得主人勃然大怒,只得放弃。如今馆藏的物品中,有三分之一是免费的,有一把旧二胡是一个说书人送给他的,考虑到说书人生活艰难,他花40多元买了以后,又另外给了20元。也有的是天价,为了买一辆牛车,他来回在甘肃跑了10余趟,请了15天假,来回车费不说,最终以1.6万元的天价成交,运费又花了2000元。

  家里只有三间小房,收来的东西没处放,只好买了帐篷,放在角落。儿子儿媳都十分埋怨,耗子满院跑,孙子吓得哇哇叫。外孙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破烂王。2015年,刘名山终于在离家附近一个旧院子租到了3间破旧的房屋,由于家人都不肯帮他搬,刘名山只得自己用架子车慢慢拉,虽然只有两公里的路,但是却来回往返200多次,花了整整三天。收来的东西有的需要后期修补,他不放心专业人员给修理,就买了工具自己修。有人说花钱雇人仿做出来一模一样,但他不,认为那不是原生态的东西。他要保证每一件都带有泥土的气息。

  创办博物馆,引起了家庭矛盾,家人不再给他经济上的支援,邻里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刘名山说这是文化产业。

  “我想让孩子们知道,虽然过去的生活十分艰苦,但我们的先辈依然乐观地生活着,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无价的财富。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万分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幸福生活,并树立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

  他的民俗博物馆是免费向青少年学生及全社会开放的,他希望孩子们能在参观中接受教育,不忘过去,勇于开拓。目前,该馆已获准成为靖边县青少年品德教育基地。

  如果你们忘了我

  在民俗博物馆的墙上写着这样的话:如果你忘记了那个年代,没关系,请你偶尔停驻脚步,来这里听听历史的讲述。如果你从未记得那个年代,没关系,请你一定深深相信,在那样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我们的父辈以及我们父辈的父辈,不畏艰苦,排除万难,将农耕精神打磨成了永恒。

  是的,那个年代虽然人们都不富裕,但是他们并没有对困难和贫穷屈服,反而更加热爱生活,更加努力地去创造美好的未来,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闪光的民俗代代传承,不畏艰苦、勇于奋斗的精神将随着这个不断进步的人类社会永不停息。

  截至目前,靖边首家农耕民俗博物馆已成立了大半年时间,陆续接待来自各个学校的中小学生10余次,外地游客500余人。由于场地条件局限,现在的展馆在防火防盗方面十分薄弱,他正在积极同当地政府部门对接,逐步打造一处宽敞的物所,来展示这些珍贵的馆藏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