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1922——1980年),男,1922年8月16日出生,河南唐河县祁仪镇人。原名李振鹏,笔名里计、于一帆等。现代著名诗人。
1942年春,20岁刚出头的李季风尘仆仆地踏上通往三边的刁潞。这位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农民家庭、17岁就参加革命的青年,一踏上三边的土地,就被眼前的新天地吸引了:浩瀚无垠的沙漠,寸草不生的戈壁滩,盘旋天空的苍鹰,奔跑如飞的野兔,还有唱着山歌的牧羊人和光着屁股的顽童等等。这一切在李季的眼里,都是那样的美,那样的富有诗意。他深深地爱上了三边的山山水水,走上了与三边人民长期奋战的道路。在三边这块荒凉但却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李季生活战斗了整整5个春秋。
他先是在靖边完小当教师,后任三边行署教育科员,盐池县政府政务秘书、代理县长,三边报社社长等职务。在这5年中,李季的命运和三边的土地、三边的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从这里获得了生活、思想和创作的源泉,真正明确了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这块土地上他“获得了一种新的、生活的力量”(《戈壁旅伴》)。作为革命队伍的一名战士,李季经常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次当有人问李季的籍贯时,他用三边的“信天游”回答道:“三边就是我的家,共产党就是我的娘,你我不是都一样,走在革命大道上”。是的,李季一来到三边,就把三边作为自己的家乡了。直到晚年,当提到三边的生活时,他还说:“请问三边在哪里,三边沙源是我的第二故乡,三边啊,你就在我的心里。”李季爱三边,他经常穿着三边婆姨做的土布对襟棉袄,顺着老乡递过来的旱烟锅子,喝着老农用铜壶熬的砖茶,盘腿坐在老乡的上坑和老乡拉家常。那还是李季在靖边完小教书的时候,一天李季走访一位学生家长,刚走到土房前,里边一位姑娘的歌声迷住了他:“蛋壳壳点灯半炕坑明,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动听的曲调、诗情画意的歌词打动了李季的心。从此李季与三边的“信天游”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有人唱“信天游”时,他就一边听一边记。在三边这块火热的土地上,不但流传着许多优秀的民歌,而且还有许多感人的革命斗争历史故事。为了挖掘民间优秀的文化遗产,了解三边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荣故事,李季用粗糙的麻纸订了一个厚厚的小本本,用这些小本本他记下了粗犷、高亢的驮盐歌,牧羊人宏亮、悠远的牧羊曲,男女青年互诉衷肠的情歌;也记下了村妇们思念丈夫的心声,还有老农们讲述的民间传说和三边人民革命斗争的故事。5年间,他搜集了民歌3000多首,记录本用了30多本。李季迷上了“信天游”,对“信天游”他出口能唱。
李季在与三边人民相依为命、生死与共的生活中,找到了诗歌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1944年,李季任盐池县政务秘书,这时他除了写一些通讯、小说和诗歌外,还打算写一首长篇叙事诗。他是听了一段故事受了启发后打算写这首诗的。三边死羊湾有个叫张倩的女干部,5岁时就被许给了人,18岁时她冲破封建婚姻的樊篱,勇敢地走到革命队伍中,找到了如意的对象。李季平时特别注意观察生活,当时,盐池县政府有个通讯员,每过几天,就向李季问一些字的写法,这件事引起李季的注意。一次通讯员走后,李季就把这些字连接起来,发现他是在给乡下的未婚妻写信。通讯员的未婚妻名叫“香香”,啊!“香香”,这是一个多么美妙动听的名字,于是李季就把“香香”的名字移给自己长诗里的主人公。1945年冬天,创作的激情冲击着李季,他开始了诗歌创作。一天李季拉张子良到自己的办公室,说:“我花了20多天的功夫,写了点东西,你看看”。这就是长篇叙事诗《红旗插在死羊湾》,后改为《王贵与李香香》的初稿。李季谦虚谨慎,不耻下问,他把初稿拿给同志们看,征求大家的意见。1946年夏天,《三边报》连载这首长诗,新华社及延安广播电台都采用了这篇作品,1946年底,在《解放日报》上连续刊登。这首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长诗,是中国新诗发展的新阶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茅盾称它“是一个卓绝的创造,说它是民族形式的史诗也不过分”。就这样,1946年新诗史上崛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李季写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