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习俗
发布时间: 2018-03-05 16:44 来源: 华商报

  惊蛰,气温逐渐回升,冬季蛰伏的小虫子复苏,南方雨水逐渐增多,天气乍寒乍暖,偶尔有春雷鸣响。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韩养民表示,惊蛰是中国北方农耕文明的杰作,惊蛰民俗文化代表农耕文明中,人们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地投入耕作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可谓“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这时,我国除东北、西北部分地区仍是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已经逐渐进入春天的怀抱。

  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了不吃不喝不动的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了。天气渐暖,一些昆虫动物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苏醒,因此这个节令很形象地名为“惊蛰”。

  在陕西,一些地区到惊蛰节气当天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吃炒豆的习俗似乎与“二月二龙抬头”相近。惊蛰到“二月二”这个民俗节日中间时间很短,据一些民俗资料显示,“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与惊蛰节气有关。“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二月二被称为“龙抬头”,除了星宿说与祈雨说之外,还有一种引龙伏虫的说法。中国古代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毛虫、羽虫、介虫、鳞虫、人类五大类。毛虫指披毛兽类,羽虫指鸟类,介虫指带甲壳类,鳞虫指有鳞之鱼和带翅昆虫类。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二月初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萌动,疾病易生,虫害也是庄稼的天敌,因此人们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明朝时,在“二月二”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明代明代刘侗、于奕正撰写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儿,为引龙,虫不出也。”中国人认为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同时,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人们祈望龙抬头出来镇住毒虫。

  韩养民认为,惊蛰民俗代表了农耕时代人们一种朴素的愿望,“农耕时代,生产力、生产方式、自然科学的研究都不发达,惊蛰之后随着气温升高,各种疾病随之出现,到端午达到顶点,古代人想要精神饱满地投入劳作,从而健身强体、获得丰收,就需要驱除邪气,鼓足干劲同伤害自己愿景的毒虫势力作战,所以惊蛰的很多民俗都和驱虫辟邪有关,寄托了民间对于美好农业景象及家庭幸福的愿景。”

  一、节气漫谈

  惊蛰原名启蛰。惊蛰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传统农事历书《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谷雨”与“清明”的顺序也被置换。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用不惯的原因,唐开元年间制定的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的古历法最早来自中国,也曾经使用过大衍历,在历代的“具注历日”中使用“惊蛰”。日本贞享年间(1684年-1754年),首次自己制作出《贞享历》,其中恢复用“启蛰”的名称,其后虽多次改历,但“启蛰”的名称沿用至今。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代诗人韦应物《观田家》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而宋代陆游的《春晴泛舟》则多了几分童趣,春雷阵阵,人也雄姿英发,“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意思是说,小孩子笑我是老人,你看我划船够出新的吧?

  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秦娥月/忆秦娥》则形象地描画了惊蛰时节的物候,“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二、惊蛰习俗

  驱虫辟邪:吃炒豆 祭白虎 打小人

  陕西地方民俗,惊蛰吃炒豆。陕西、甘肃、山西一带,还有惊蛰吃梨的传统。而南方的惊蛰习俗还有“祭白虎”、“打小人”。

  在当下,惊蛰驱虫有着现实意义,农谚所谓:“春杀一虫,胜过夏杀一千。”进入惊蛰节气,农业上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家庭生活也要开始防虫。而流传下来的“炒豆”“吃梨”等民俗,可以带有趣味性地让小朋友一起来认识“惊蛰”节气。

  ■吃炒豆

  中国民间艺术协会理事,陕西省民间工艺家协会主席傅功振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二月二炒包谷花和民间传说有关,“相传武则天以女儿身当皇帝惹怒上天,为了免罚,人们炒包谷花喻义金豆开花,才会逃脱惩罚。”

  韩养民则认为,不管是所谓的炒豆还是炒包谷花,节气的民俗都和农业生产有关。“玉米是北方的特产,南方没有,惊蛰所代表的二十四节气是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产物,节气和节日文化与环境、气候、地域息息相关,南北方的惊蛰民俗肯定不同。”

  确实如此,山东的特色食品是煎饼,在山东的一些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这一点就和炒豆相似。南方民俗与北方则大相径庭,蛰虫惊醒,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驱赶霉运的习俗。

  ■祭白虎

  中国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南方习俗,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猪血涂抹虎口,寓意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打小人

  南方惊蛰打小人习俗由打虫发展而来,拍打代表“小人”的纸人、画像等,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及抒发个人内心的不忿。中国人下南洋之后,把这些习俗也带了过去,如今新加坡的华人还保持着惊蛰打小人的做法。

  ■吃梨

  在陕西、甘肃、山西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习俗。传说清代雍正年间,晋商渠百川将要“走西口”时恰逢惊蛰之日,他的父亲拿出梨来让他吃下,嘱咐道:“先祖贩梨,历经艰辛,创下基业,今日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为“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仿效惊蛰日吃梨,有“离家创业”之意,亦有“努力荣祖”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