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唢呐
发布时间: 2018-08-08 08:46 来源: 靖边县文化馆

  唢呐是一种外来乐器,传说源于汉、唐时期。据考证在金、元时期由中东地区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最先为宫廷演奏乐器。明朝戚继光用于军中作为军乐,吹之以传达军令称“号筒”明朝正德年间民间亦广为流传。《三才图会,喇叭》中记载:“喇叭”以铜为之,一窍直吹,身细尾口梳篦,似铜角,军中及司晨昏者多用之。

  “唢呐”是一种民间管乐器,是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演奏形式。

  代表性传承人

  赵继,男,“靖边唢呐”榆林市代表性传承人,1961年1月出生在陕西省靖边县寨山村(沙腰险)贫苦的家庭环境造就了赵继从小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13岁时赵继省吃俭用攒了25元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把唢呐,开始了他的唢呐艺术生涯。1974年,14岁的赵继一边跟着吹手乐队出入于红白喜事,一边拜当时有名的唢呐艺人晋文华先生为师,正式成为第三代唢呐传承人。1977年,17岁的赵继代表靖边县参加榆林市民间艺术大赛,获 “特等奖”。1989年,赵继参加了西安电影制片厂影片《黄河谣》的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