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林 男 1946年1月出生 陕西靖边人
1965年在陕西省榆林地区靖边县参军
1967年担任西藏军区司令员、西藏自治区书记张国华同志的警卫员,保卫干事
1979年1月担任陆军149师侦查科副科长,参加中越自卫反击作战,荣立三等战功
1979年担任陆军149师447团副团长
1980年入南京高级陆军学校学习
1983年担任陆军149师445团团长
1986年担任149师副师长,率领149师前线指挥所参加中印边境克节郎地区军事活动
1988年在国防大学学习
1990年率领149师在西藏拉萨执行戒严任务
1993年2月组建四川省军区黔江军分区任首任司令员,黔江地委常委。
曾在部队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
被四川省委树为“人民公仆”称号,中央组织部列为“孔繁森式领导干部”。
1997年7月组建重庆警备区司令部任首任参谋长,副司令员。
1999年授少将军衔,担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常委。
2008年5月18日经中央军委批准退休。
他,从小受父亲陈忠发对中华民族文化爱好的影响,耳濡目染,在幼小心灵中播下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
他,军人出身,从一名战士成长为将军,退休后又从将军转型为博物馆馆长,人生旅途充满传奇色彩。
他,收藏中华民族文物近万件,很多珍品堪称国宝级别,这是他和父亲及儿子陈寅100年心血结晶。
他,热衷保护、收藏文物,从不售卖,为的是给子孙后代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血脉。
他,就是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为己任的重庆宝林博物馆馆长陈宝林。
他就是一位训练不怕苦,打仗不怕死的军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重庆警备区首任参谋长的陈宝林将军。
陈宝林原是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从战士成长为将军,再到名扬海内的知名博物馆馆长,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明清时期,陕北“三边”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商业走廊。靖边县城西45公里的宁条梁镇就是当时的商业重镇。历来有“驮不完的宁条梁,填不满的安边城”之说。民国时期,陈宝林的父母定居宁条梁,后承袭祖业在银川经商,生活富足。1946年,陈宝林出生在这户人家。父亲爱好收藏,收集了很多的瓷器、波斯毯和水晶眼镜,西塔寺方丈对其父说:先生收藏众多古物为一宝,先生行侠仗义疏财济民为一宝,今得儿子乃一宝,多宝相聚,聚宝成林,为儿子取名“宝林”。父亲常带他出入文人雅士之府弟赏玩古物,他渐渐对民族文化有了认知。
1965年,听从母亲的教导,陈宝林从军到西藏。所在的52师有着红军血统的部队属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中将缔造指挥的部队,在这样一支拥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里当兵,他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磨炼意志为自己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陈宝林凭借着陕北人吃苦耐劳精神和优秀的思想品质在部队的锻炼中迅速成长,在连队成为一名优秀战士,他劳动训练不怕苦,打仗不怕死,成为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经西藏军区政治部考核调至西藏军区司令员、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国华身边担任警卫工作,并与张国华司令员结下了不解之缘。
陈宝林回忆,“文革”“破四旧”时期,张国华司令员为西藏地区“一把手”多次被批斗,处境十分危险,陈宝林同志日夜守卫在他身边,保障他的安全。后来有敌对势力蒙蔽许多红卫兵,威胁他,要他下令派工程兵炸毁布达拉宫,张国华司令员坚定拒绝,当即派司令部陈子植副参谋长率领警卫部队重点保护布达拉宫和拉萨几大寺庙,免遭毁坏。
在一次上万人批斗大会上,陈宝林为保护张国华司令员人身安全和红卫兵头头当场发生冲突,击倒红卫兵保护张国华司令员,被当时列为重大事件。
1967年5月,张国华调成都军区任政委,陈宝林随调到成都。当时张政委交给陈宝林一个任务,有时到街上看大字报。陈宝林骑着自行车大街小巷转。看到红卫兵将收缴大批字画烧掉,心痛极了,不顾个人安危将这些未烧完的字画挽救下来,当时也遇到讥笑、讽刺、批评,但他顶住了这些压力。如今,陈宝林收藏的几百件唐、宋、元、明、清珍品字画,经过烈火摧残民族瑰宝现在得到几十万参观者的赞扬,他们同时也惊叹这位陕北汉子的胆识和文化素养。
1979年,越南当局穷兵黩武。侦察科长陈宝林所在的149师奉命开赴云南,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当中,深入敌人战壕只身抓获四名越南俘虏,及时获得了越军情报,使我军及时破译敌人密码,掌握越军316A师兵力部署,并协调炮火,突袭敌军,攻克越军316A师防御,促使战局进展顺利,成为孤胆英雄。
牺牲在战斗中仍然随时发生,陈宝林凭借着过硬的军事素养和智慧,在枪林弹雨中保护师长、保护政委、保护战友,使他们转危为安,自己却负了伤。经历西藏、越南战火的洗礼,从陕北靖边的小山村走出来的陈宝林已经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意志坚定的职业军人。此后,他历任149师团长、副师长,并于1986年再次率149师前指返回西藏参加中印边境军事活动。半生戎马生活,和陈宝林共同战斗牺牲战友近千名,陈宝林饱尝战友之间的生离死别,至今他深深怀念这些牺牲的战友。
1997年陈宝林到重庆警备区工作后,经常下到库区或边远山区村寨,为老百姓修公路、建光缆、建水库,热心于扶贫工作深受三峡库区老百姓喜爱。
聚沙成塔,经过100余年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宝林博物馆的收藏近万件。
收藏是一种文化传承,亦是一种精神财富。一些人因为投资而选择收藏,而将军却是为了认识当时的生产、生活和战争状况。陈宝林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的历史,经过精心筹备,2011年7月,宝林博物馆正式开馆。
宝林博物馆是一座大型民营综合性博物馆,对公众永久免费开放。馆体建筑总面积达18000平方米,馆藏以巴渝文化为主题,涵盖古化石、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古籍善本、拓片、杂件等类别。其中许多堪称国宝级精品,如战国时期涡旋纹铜矛、唐代吐蕃文写经等藏品。
退休以后,在儿子的大力支持下,陈宝林将军与夫人沉下心,每餐一碗小米饭,一碟豆腐青菜,清茶淡饭,把所有精力财力用在研究和保护这些民族瑰宝上来,他结识了重庆、西安、台湾、北京等地的大学专家学者、博物馆的学者及世界文化机构学者进行文化交流。接待百万海内外参观者,使这些文物焕发新的生命。
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后,陈宝林在和平年代依旧风采不减。名利面前他初心不改,誓言:做一名合格陕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