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注目芦子关
发布时间: 2018-08-29 17:02 来源: 榆林日报

  杜甫有一首诗,题为《塞芦子》。芦子,即芦子关。芦子关在哪里?作者在题下自注:“芦子关,属夏州,北去塞门镇一十八里。”夏州即今靖边县一带,时属朔方节度使辖地,州城统万,即今靖边县白城子。塞门镇原属朔宁县(治今靖边县杨桥畔),后归属夏州。由此看来,芦子关应在今靖边县杨桥畔以南不远处(天赐湾。史料记载,芦子关“两山特立如门,其形若葫芦”,易守难攻,实为北边要塞。诗题“塞芦子”,意为派军队阻断芦子关。那么杜甫为何写诗《塞芦子》,建议朝廷派兵塞断芦子关呢?这就需要了解一下写作此诗的历史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于范阳(今北京),十二月叛军攻占洛阳,安禄山在此称帝,自号大燕皇帝。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逃往凤翔,后逃至蜀地,其子李亨北上朔方节度使驻地灵州(今宁夏灵武),七月于灵州即帝位为肃宗,改元至德,灵州成为朝廷平叛安邦的大本营。此时移家至鄜州(今富县)羌村避难的杜甫,只身北上投奔灵州,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至德二年(757)四月逃出长安,抵达凤翔,被授予左拾遗之职。此时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下令河东节度使高秀岩从大同进攻太原,并令范阳节度使史思明离开河北合攻太原,意在西进朔方,包抄灵州,灭亡唐朝。在严峻形势下,身为左拾遗的杜甫于是写下《塞芦子》,提出了应派大军占据芦子关、防备叛军西进包抄的筹边之策。

  《塞芦子》全诗如下: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

  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

  迴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

  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

  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

  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前八句写形势之严峻。五城,指朔方节度使所辖定远(今宁夏平罗)、丰安(今宁夏中卫)及东、中、西三受降城(均在河套一带黄河北)。怀卫,指怀州(今河南沁阳)、卫州(今河南汲县),均属河北道。迴略,意为迂回包抄。大荒,本指边远之地,此指肃宗驻地灵州。崤函,指崤山、函谷关,均在今河南,为陕西之屏障。八句大意为:五城本为边防要地,但与讨叛前线相距甚远,又有黄河阻隔,加上城内驻军尽数东征,城内空虚,已经不可倚恃。现在史思明放弃怀卫之地奔袭太原,高秀岩不停向西进犯,如果他们迂回包抄攻向灵州,那么崤函之险也就形同虚设了。接着八句写芦子关的重要。薛大夫,指薛景仙,时为扶风太守兼防御使,扶风古称岐周之地。山贼、昆戎,皆指叛军,因叛军中多胡兵,故称。薛景仙克复扶风后,一直坚守此地,遏止了叛军西进。这八句的大意为:延州(今延安至绥德一带,唐治肤施,即今绥德)是秦地关中北边的门户,其北的芦子关距离前线较近,尚可依靠。如果派遣上万兵马迅速塞断芦子关,那么守住秦地北方门户就有了保障。何况芦子关南边更有薛大夫驻守,牵制叛军,近来听说由于他攻取了扶风,叛军远退,不敢冒然进犯。最后四句,先强调快速占据芦子关,可以阻扼史、高两寇的包抄进犯;接着呼吁有人能提醒皇帝及早采取此策,因为叛军行动迅速,如同魔鬼,迟了就可能来不及了。(帝阍,为天帝守门之人,此喻肃宗。)

  在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等的全力征讨下,安史之乱最终得以平定,没有出现“迴略大荒”的危险局面。然而出现危险的可能性确曾存在,因而杜甫提出的“塞芦子”之策言之有理。正如清人浦起龙《读杜心解》评此诗云:“此杜氏筹边之策也。酌形势,切事情,以韵语为奏议,成一家之言矣。”

  杜甫还有一首诗《彭衙行》,其中也写到了芦子关。彭衙,地名,即彭衙堡,在今白水县东北六十里。安史乱军破潼关后,杜甫曾携家人从白水县逃难北走,经彭衙,抵同家洼,得友人孙宰殷勤招待。一年之后的至德二年秋,杜甫自凤翔赴鄜州探家,又经彭衙,惜不能再晤孙宰,故以诗代简,作《彭衙行》寄赠老友,追忆当年逃难之景、颠沛之状。全诗四十六句,其中有这样四句:

  早行石上水,暮宿无边烟。

  少留同家洼,欲出芦子关。

  石上水,指朝露;天边烟,指暮霭;少留,意为稍留。四句追忆诗人起早贪黑,艰难跋涉,曾暂居同家洼,欲北出芦子关投奔灵州的情景。从中也可以看出芦子关当时确系南扼长安、北通灵州的重要门户。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后世留下了一千四百余首诗篇。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被后人称为“诗史”。他力倡“转益多师”,注重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又坚持“别裁伪体”,注重对前人之作批判鉴别,去伪取真,因而他的诗成就极高,具有“沉郁顿挫”的独特艺术风格。他被后人尊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韩愈曾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随着时间的流逝,芦子关其地虽难免湮没于世,然而芦子关其名却会伴随着杜甫的不朽诗篇永垂后世,永不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