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的惑与不惑
发布时间: 2017-05-29 23:15 来源: 经济日报

  高分并不一定带来成就与幸福;天性的自然成长发展才是成就人生与幸福的必要条件

  高考恢复已经40年了,比照孔子对人生各阶段历程的特征描述,中国高考正进入“四十不惑”之年。

  不少经历过1977年以后历年高考的人还健在,这些人的感受千种,不只各人不同,各届也不同。纵向对比,当初百里挑四的高考对人生的改变巨大,给了不少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兴奋感。而当下不少地方的录取率超过80%,毛入学率超过40%,不少人拿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后上不上大学需要再三考虑、选择。前后相比,高考似乎远远没有当初那样改变人生的巨大效力了。

  从世界范围看,常常是不发达的国家、处于发展中的地区读大学对人生的改变较大,而发达国家、成熟的现代社会中,上大学改变人生的绝对效果明显下降。依据这个参照观察,40年前后高考对人生改变效果的衰减,是这期间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谁也无法左右的大势所趋。从升学者的构成看,4%与80%的人成分自然不同,期望80%的人都获得4%的人才能获得的幸运显然不切实际。

  真正值得忧虑的是:40年来高考面对的参考人数从几十万增加到近千万,参考者的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个性更加多样,而考试的标准与方式、录取的程序与模式都未做相应的改变。这样的高考不仅对发展变化的中国教育形成巨大的制约,而且对每个可能或即将参加高考的人都是一把双刃剑。

  在过于单一的考试标准下,任何一位参考的人要想考高分,就得要丢失一些自己的天性。而高分仅对自己升学有工具价值,并不意味着一定带来成就与幸福;天性的自然成长发展才是成就人生与幸福的必要条件。于是,高考与人的成长发展规律之间的矛盾随着参考人数的增加和参考者成分的变化而越来越大。相对于每年近千万的参考者和数以亿计奔着高考的中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而言,当下的高考招生制度确实有点老旧了;相对于世界各国专业的第三方评价和各高校的自主招生制度,高考招生制度本身也实在落后了。

  面对如此的高考,改革是必要的,改革也正在启动。然而改革需要有个过程,对于众多准备参加高考的人而言,你还可以改变自己与高考的定位,把高考当作人生通道而非人生目标。高考怎样改变人生越来越变成每个人个性化的选择,是通过损失更多的天性考得更高的分数,还是在保留天性与获得一定分数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这个选择要每个人在面对高考时去试探,还需要他们的父母、老师及同学们的默契配合。

  在能进入高校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超过80%的人都能上大学的情况下,能不能进入高校学习、进入大学以后怎样学习比进什么样的高校学习对于改变人生更具有显著的意义。领会了这一点,就能更好地在自己的人生与专业规划中利用高考,从而避免高考成为桎梏自己人生发展的绳索。

  40年的高考,每年迎来的是天性不同的青年。若要更好地为一代代青年人成长发展服好务,高考需要更真实的变革,明确考试主体,建立多元标准,组建专业团队,给参考者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青年学子也需要有更开阔的视野,把高考看得更明更透,看清它对自己的利害之所在,尽可能多地增加自主选择机会,才能够通过这条途径走向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