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近年来,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我们战胜诸多严峻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再上新台阶。新发展理念的落地生根,可以说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新亮点背后的深层动力源。
在中国经济不断强健的体魄中,无不感受到新发展理念的强劲脉动——
2014年至2016年,全国新登记企业1362万户,年均增长30%,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创新逐渐成为一种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推进,中西部地区主要发展指标增速明显快于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协调发展的新动能新亮点加速涌现。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物耗、水耗大幅降低,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全部完成,经济发展中的“绿意”越来越浓。
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201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保持在11%以上,高水平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
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7年高于城镇居民,精准扶贫成效卓著,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人们在共建共享中有了更多获得感。
成绩来之不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为此,各地各部门持续将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到干部队伍建设的各环节和全过程,推动更多干部成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扎实行动派,从上到下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努力将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引领实践的每个环节。
崇尚创新。针对科研计划管理“九龙治水”,科技经济联系不紧,科技创新存在“孤岛”等难题,相继在科技计划和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实施改革,政府不再直接管理项目,而是交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上,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形成了从修订法律条款、制定配套细则,到部署具体任务的改革“三部曲”。同时,推进“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落实和完善“双创”政策措施,不断强化创新引领。
注重协调。今年春天,雄安新区的设立万众瞩目。这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在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上,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启动建设一批重点项目,编制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与此同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
倡导绿色。生态责任成为现实必答题。几年来,我国先后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将其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使落实生态责任成为政绩考核的必答题。同时,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水污染防治,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严肃查处一批环境违法案件,深入开展环保工作。
厚植开放。2016年,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意味着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提升,为我国银行体系通过人民币形式向境外融资提供了条件,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战略对接、务实合作;开启“深港通”;完善促进外贸发展措施,新设12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除少数实行准入特别管理措施领域外,外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一律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推进共享。全国脱贫攻坚战全面展开,2016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首次超过1000亿元。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情况下,我国继续增加民生投入,出台新的就业创业政策,提高低保、优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超过4%。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符合规定的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可直接结算。
非行之难,终之斯难。实践表明,只要同心勠力、奋发作为,持之以恒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定会孕育出更多中国奇迹,让一个个中国梦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