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人大常委会 谋民生福利让幸福来“敲门”
发布时间: 2019-10-31 14:27 来源: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赵明)10月24日,省人大“40年•深情回眸再出发”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榆林市靖边县,回顾靖边县人大常委会设立40年,与党委同向发力,与群众同心同步,在各项事业中发挥人大作用,展现人大力量。倾听治沙英雄牛玉琴和基层人大代表张飞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背后的感人故事。

  

  

  靖边人大:民生福利正被靖边人民所分享

  40年的艰辛探索,40年的发展创新,回顾靖边县人大常委会的发展,就是地方人大常委会风雨兼程的缩影。

  “1954年7月2日至6日,在县城驻地张家畔,靖边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这是靖边县实行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里程碑。” 靖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升说,靖边县人大常委会40年来共决定重大事项112项,内容涵盖生态、工业、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

  靖边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室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如今,更多的民生福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靖边人民所分享。

  靖边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春阳说,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所以说人大的责任重大、担子不轻,真正是议大事、成大事。”

  牛玉琴:让沙地由绿起来变为富起来

  “很多人笑话我,说我是‘疯婆’。为了种树,我们把所有家当都卖了。”回忆起治沙往事,牛玉琴感慨万千。

  走过30多年治沙路,牛玉琴带领家人与工人植树2800万棵、造林11万亩,使当年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现在的人造绿洲。

  如今,张立强成了牛玉琴的“帮手”,治理面积由1万亩扩展到11万亩,治理区植被覆盖率增长到70%以上。

  “从我记事的时候,就在沙漠里种树。”牛玉琴儿子张立强坦言。如今,牛玉琴的治沙造林基地已是靖边县规划的“沙漠生态旅游”景区之一。“要让沙地由‘绿起来’变为‘富起来’。 ”

  曾作为人代表的牛玉琴筹资3万元建起了“旺琴”小学(普九后撤并),解决了周边60多名孩子的上学问题,并先后争取和筹集资金1100万元,为村子通了电,铺了12公里柏油路,为镇上中学盖了两栋教学楼……

  代表张飞:群众的认可比啥荣誉都强

  在靖边县宁条梁镇说起派出所所长张飞,百姓都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10月24日下午,来宁条梁派出所办理身份证的李沟办柳三队村民屈玲莉,得知有记者在这里采访,专门跑过来说一件令她感动的事。“四五年前,邻家用铲车把他们村的路推断了,影响了出行,万般无奈下给张飞打了电话,经过协调很快就恢复了。”

  站在一旁的方火场柳一村村民方建云说,他孩子今年考上了广州外语外贸大学,一时间学费成了棘手的大问题,结果张飞知道后,资助了2000元,解了燃眉之急。

  “一个人优秀不算优秀,团队优秀才是真的优秀。”作为宁条梁派出所“邻居”,今年74岁的庞自来最有发言权,他们家与派出所一墙之隔,“这里的年轻娃娃每一个素质都过硬, 他们主动放弃假期,没有怨言,始终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

  “我个人荣誉不算个啥。” 张飞作为靖边县人大代表、宁条梁派出所所长说,“其实群众的认可比啥荣誉都强,能得到群众认可,这是我人生 最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