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
发布时间: 2017-06-08 10:11 来源: 求是网

   核心要点: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完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战略体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对于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多次强调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要立足于新的历史征程。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布局,首先要在历史进程中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定位。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既包括了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包括了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还包括了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

  ■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系列战略内容。其中,战略前提是准确把握历史起点与严峻挑战,战略任务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战略重点是突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略保障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深化改革这两个“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完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战略体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对于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不少论述中,他明确讲到了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和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并多次强调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要立足于新的历史征程。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布局,首先要在历史进程中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定位。

  两个一百年与两大历史任务。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看,1840年鸦片战争到21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复兴的两百多年。这个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一百年:在1840年到1949年的第一个一百多年里,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奠定了最基本的政治基础和制度基础;在1949年到2050年的第二个一百余年中,中国要完成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只有实现了第二个历史任务,才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天,中国已处在为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而奋斗的百年战略大定位中。正是在这个百年战略定位中,我国发展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

  两个五十年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个百年历史进程又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50年。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对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改革开放20来年的努力与奋斗,我国于上世纪末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就是第二个百年历史进程中的第一个50年。进入21世纪,中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发展战略中,就是要再用50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在这个50年战略定位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新世纪的前20年,就是要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后30年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十三五”时期,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临的新形势,不断丰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形成了系统、完整、重大的战略部署,是指导我们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的根本遵循。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中国将相继朝着两个宏伟目标前进:一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二是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它指明了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展示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灿烂前景。

  “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既包括了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包括了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还包括了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其中,经济发展是居于首位的奋斗目标,不仅包括经济总量,更包含经济发展的质量,尤其是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政治建设方面,要不断扩大人民民主,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显著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增强文化软实力;在社会建设方面,要总体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尤为重要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的目标。这集中地表现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相当幅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统一于现代化进程的奋斗目标。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统一于现代化进程的奋斗目标。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进程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同时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既融会在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的过程和内容中,同时也为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就不同发展阶段的依次递进和内在联系而言,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国现代化起步阶段完成以后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目标,是现代化起步阶段奋斗目标的必然延续;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会为我国现代化全面实现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中国可以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跨入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

  蕴含定性定量规定的奋斗目标。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的程度可以用一系列具体指标来衡量,如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现代化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指标体系等。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括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同时,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超过4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等等。这些目标,既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系列定性要求,也包括着可以具体衡量、判断的定量指标,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内容

  对于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实际上明确了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系列战略内容。

  战略前提是准确把握历史起点与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依然会很大、很严峻,要实现已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付出持续的艰辛努力。经过新世纪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都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这使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了坚实基础。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面临来自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的一系列严峻挑战。从国际环境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发展看,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表现为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金融风险积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站在新起点上清醒认识与准确把握面对的严峻挑战。   

  战略任务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更长时期关于发展动力、要求、条件、途径和目的等重大发展问题的根本观点,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以新发展理念来指导和引领发展,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要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推广绿色发展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坚持开放发展,着力扩大高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战略重点是突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战略重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数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存在以及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中国是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向小康、奔向富裕,在相当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和难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以后,在一系列有关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突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个战略重点,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必须坚持精准扶贫方略,采取超常规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活,不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落伍掉队。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必将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耀眼的亮点。

  战略保障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深化改革这两个“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两个“关键”。一个是关键在党,因而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必然关键在党。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这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政治上、领导上、组织上的战略保障。另一个是关键抉择,即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必然要坚持这个关键抉择。坚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