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油用牡丹种植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18-05-21 07:41 来源: 天赐湾便民服务中心

  天赐湾便民服务中心位于靖边县东南39公里处,地处白于山腹地,206省道、包茂高速公路横贯南北。全中心总土地面积165.4平方公里,有耕地3.6万亩。辖4个行政村,50个村民小组,有农业人口1580户,5681人。全中心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梁峁林立,崇山环复,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天赐湾便民服务中心组织张永嘉、牛亚林、侯月娥等县人大代表组成代表活动小组先后赴府谷、商洛、杨凌等地考察油用牡丹种植,并于2015年进行试种,试种两年来,油用牡丹长势良好,代表活动小组将油用牡丹种植情况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油用牡丹简介

  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适宜生长在海拔

  3000米以下、降水量在400-1500毫米之间,温度在零下20-40度之间,耐干旱、耐高寒适合荒山绿化造林和林下种

  植。一年种植60年收益,30年换茬。特点是牡丹籽可榨食用橄榄油,产籽量大(五年后亩产可达300公斤),品质优良,是传统农作物的3倍以上收益,堪称“铁杆庄稼”。花可观赏,“五一”假期前后盛开,花期15天左右,花朵为白色,可供乡村旅游观赏。

  二、考察情况

  1、2017年5月7日,天赐湾便民服务中心组织乡村干部到府谷县高寒岭油用牡丹示范园考察,高寒岭海拔1426米,年降水量400毫米,最低气温零下22度左右。2013年开始种植,长势良好。油用牡丹示范园种苗在甘肃省购买,为三年至二十年种苗,品种以紫斑为主。栽植面积200亩左右,栽植地形为山峁及政府周围绿化。2017年共收籽2000斤。每年春季浇一次水,冬季不复士。种植目的为发展乡村旅游。今年平均每株开花12朵花。紫斑花比丹凤好看,但成本高、产籽少。

  2、2017年5月10日,天赐湾便民服务中心组织乡村干部到商洛市镇安县陕西宏法牡丹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考察学习,该公司从2014年6月启动油用牡丹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发展模式为公司与租地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每亩向农户每年付土地流转金300至400元不等。该公司目前己发展油用牡丹种植基地达2万多亩、村组农户自主发展12900亩;该公司于2018年3月份启动油用牡丹深加工建设项目,预计今年10月建成首套生产装置,三套生产装置预计三年内全部建成,建成后每年可加工牡丹籽油6000吨。镇安县海拔1000米左右,温度在零下5-20度之间,降水量在600至800毫米之间。通过技术员介绍、走访种植户,油用牡丹特点为怕涝耐旱,不易在平地种植。花期在4月中旬,目前未测产,密度在40*60cm长势旺盛。核桃地牡丹套种,每亩牡丹不超过160株。

  3、2018年5月11日,中心考察学习组来到杨凌金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考察油用牡丹育苗示范园2年生凤丹品种,

  据了解后,每亩育苗需牡丹籽70斤,牡丹籽市场价每公斤18-20元。种植模式为公司加基地加农户。

  三、天赐湾便民服务中心油用牡丹基地试种情况

  天赐湾便民服务中心油用牡丹试验试种基地于2015年8月开始试种,品种为凤丹,试种两年来,油用牡丹长势良好,适宜本基地生长,在试种过程中全程记录并总结经验:栽植时间一般在9-10月份,初期种植时需水分充足,前两年需覆土过冬,每年施肥1次,深耕地1次,锄草2-3次。种植第二年开始开花、结果并逐年增多,目前基地内油用牡丹长势旺盛,预计2年内可达盛产期,在当地很有发展前景。

  四、油用牡丹发展可行性前景分析

  根据我中心试种和外出学习考察情况来看,油用牡丹适合我中心生长,经济效益良好,可以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旅游观光“三丰收”。加之其管理粗放,60年的长周期生长,适合我中心劳动力不足的发展现状,可以成为我中心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土地流转产业依托,乡村振兴产业支撑的基础保障。因此,我中心拟发展梯田种植、核桃地套种、山茆疏林地种植三处示范种植基地,探索南部山区经济林规模化发展的长远产业模式。

  1、特点

  种植成本低:油用牡丹栽植密度(定植)为每亩1800株左右,不换茬、多年收益,管理简单,需劳动力较少,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生产管理,效益高,可以极大提高农民受益,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种植不挑地:耐干旱、耐寒、耐贫瘠,可在林果下生长,可利用大量的荒山荒坡、宜林地、退耕地种植,不与良田争地。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干旱、贫瘠山岭上,降雨量仅300毫米都可生长,盛产期每亩结籽300公斤左右;生长习性:油用牡丹的生长特点可概括为:“春开花、夏打盹、秋生根、冬休眠”。喜阳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耐弱碱,忌积水。充足的阳光对其生长较为有利,最低能耐-36度的低温。因此油用牡丹的种植宜选在高燥向阳的地块,以沙质壤土为好,忌低洼排水不畅地块。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环境下生长。
2、收益性

  经济效益:油牡丹的经济效益可从其特点中得到很好的体现,高产量(五年生牡丹籽亩产量为300公斤左右),高油率(含油20%以上,高于国产大豆17%油率),高品质(牡丹籽油不饱和脂防酸含量92%,多不饱和脂防酸含量70%,其中一亚麻酸为43%以上,是油的140倍,大豆油的10倍)低成本(一年种、多年收,管理简单,需要劳动力较少),高收入(每公斤籽18-20元,深加工后每斤牡丹油市场价1000元左右)形成了油牡丹的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天赐湾便民服务中心现有近1万亩的低产林、残次林待改造,而油牡丹耐贫瘠,能林下套种,不与良田争土地,种植不挑地的特性,正适合低产林地、残次林地种植,也适合荒山地改造,是少有的能在林场间种的品种,对改善中心生态有重要作用。观赏效益:油用牡丹花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加之天赐湾便民服务中心拥有毛主席故居、芦子关、天赐丹霞谷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油用牡丹可以“锦上添花”,为游客观赏牡丹的提供便利场所,又可带动农家乐及下一步红色小镇的打造。更为关键的是可以为我中心脱贫攻坚、集体经济、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3、种植成本

  2018 年 投 入 成 本 核 算

  投入名称

  亩数(亩)

  投入金额(元)

  合计(元)

  流转金(元)

  100

  100

  10000

  耕地费

  100

  50

  5000

  农家肥

  100

  400

  40000

  磷肥

  100

  80

  8000

  种苗费

  100

  1600*1=1600

  160000

  栽种费

  100

  300

  30000

  浇水(三轮费)

  100

  200

  20000

  复土、放苗费

  100

  50

  5000

  锄草(3次)

  100

  150

  15000

  病虫防治

  100

  40

  4000

  合计

  100

  2970

  297000

  4、计划收益

  每100亩油用牡丹,前两年收益忽略不计,第三年开始每年亩产300斤种子,按现价可收益300斤*10元/斤=3000元,100亩可收入30万元。减去6万元的管理成本,可净收入24万元。第四年开始可进入盛产期每年亩产400斤以上,每年可净收入34万左右。

  5、产业发展模式

  拟采用“借鸡生蛋”模式:油用牡丹种植第三年即可获得收益,我中心拟于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签订协议,若种植效益好,则四年内由合作社从收益中返还回政府投资,政府用收回的资金发展其他项目。(效益不好则不返还即政府保底模式)

  (1)在天赐湾村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梯田种植示范基地100亩,第一年种植每亩投资3500元,梯田地整理每亩1500元,共需投资50万元。

  (2)在城河村核桃种植基地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发展套种示范基地100亩,第一年种植每亩投资3000元,需资金30万元。

  (3)选择坡度在15度至40度左右的山峁疏林地一块,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发展示范基地种植100亩,第一年种植每亩投资3000元,需资金30万元。